曾侯乙编钟出土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博物馆召开。来自海峡两岸以及美国、韩国、德国的考古、音乐专家与会,探讨40年来曾侯乙编钟等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研究成果,结合近年来古曾国考古新发现,展望未来古曾国历史、考古、文化研究趋势。
当天,参加过曾侯乙墓发掘、整理和研究的郭德维、陈振裕、陈中行、刘彬徽、冯光生、黄凤春等考古工作者出席开幕式。
1978年,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擂鼓墩发现了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墓,墓中出土了一万多件青铜器、漆木器、金玉器。其中,十二律俱全的编钟、尊盘、九鼎八簋、《二十八宿图》衣箱、十六节龙凤纹玉佩为代表的精美文物震惊世界。
40年来,古曾国考古取得了重大进展。与此同时,曾侯乙墓出土文物,特别是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不断推进。擂鼓墩二号墓、叶家山、郭家庙、苏家垄、文峰塔等古曾国墓地、遗址的发现,引通比牛牛游戏手机版起学界关注。
出土40年间,作为来自“孔子时期的声音”,曾侯乙编钟也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,成为文化传播的符号和对外交流的桥梁。
与会学者认为,曾侯乙墓被公认为2020年前人类的音乐记忆,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的有声音乐理论文献。
作为一座以音乐考古为特色的综合型博物馆,湖北省博物馆一直致力于音乐考古研究。2020年以来,已为东亚地区的文博考古界培养了12020年音乐考古学者。
责编: 通比牛牛游戏手机版
转载请注明来源:“ http://www.guantengdai.com/dengshan/2021/0114/8454.html ”。
网友回应